培养工作

关于组织研究生参加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渔菁英挑战赛的通知

已浏览: 次 文/图: 更新日期:2021年07月05日

各位老师、研究生: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助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2019年,由大连海洋大学倡议全国涉海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和协会、大型企业、新闻媒体共计33家单位共同发起和创设全国研究生渔菁英挑战赛,赛事秘书处设在大连海洋大学,挑战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一届赛事由大连海洋大学承办。2020年,根据《关于吸收乡村振兴科技强农+”赛事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的通知》(学会秘〔202030 号),渔菁英挑战赛作为赛道之一被吸收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赛道之一。2021年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渔菁英挑战赛由宁波大学承办。现将我校参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及方式

参赛对象: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生(需提供学校保研、录取证明)均可参赛。

参赛方式:团体比赛参赛学生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队,每个培养单位限报2支参赛队伍(校内初赛参与人数超过90人 的培养单位可额外增加1支参赛队伍名额),每队参赛选手 3 人(其中至少2名研究生,队长必须为在读研究生)。每支参赛队伍可选1人参加个人综合素质竞赛。每队可设指导教师1人,每个研究生培养单位设领队(赛事联系人)1人。

二、赛程安排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学校根据报名队伍情况组织初赛(初赛时间视报名情况再定);初赛入围的2支队伍报名参加决赛。

决赛时间:202110月中下旬

决赛地点:宁波大学(浙江省宁波市)

三、比赛内容

(一)团体比赛

决赛分专业知识竞赛(笔试答题)、专业技能竞赛(实验操作)和创新创业能力竞赛(可行性方案答辩)三部分。

1.专业知识竞赛

参赛队伍所有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100道水产类专业知识题目考核(单项选择题),考试题目于报到日当晚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每支队伍竞赛成绩=3 名队员成绩总分÷3。该项竞赛成绩占团体总成绩的30%

主要参考书目:

1)赵文主编《水生生物学》(第二版)(2016)中国农 业出版社

2)成永旭主编《生物饵料培养学》(第二版)(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

3)麦康森主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二版)(2011)中国农业出版社

4)刘长发主编《养殖水环境化学》(第二版)(2019)中国农业出版社

5)战文斌主编《水产动物病害学》(第二版)(2011)中国农业出版社

6)谢从新主编《鱼类学》(2010)中国农业出版社

7)常亚青主编《贝类增养殖学》(2007)中国农业出版社

8)王克行主编《虾蟹类增养殖学》(1997)中国农业出版社

9)申玉春主编《鱼类增养殖学》(2008)中国农业出版社

10)赵文主编《养殖水域生态学》(2011)中国农业出版社

2. 专业技能竞赛

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于指定比赛现场进行水产类实验项目的操作,竞赛由参赛队伍成员共同完成,现场评委根据参赛 队伍完成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分。该项竞赛成绩占团体总成绩的40%

竞赛大纲:

1)水产动物健康状况综合评价:通过对水产动物进行分类鉴定,测定其主要形态可量、可数性状,分析年龄、生长、 食性、繁殖力等,综合判断水产动物的质量和品质,并对水产 动物健康养殖提出合理化建议。

2)水产动物疾病诊断:通过对水产动物进行临床解剖, 制备血液样本,测定主要生理生化等指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 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主要致病性病原,分析免疫应 答与反应,并开展综合诊断,提出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配方设计:通过视觉,嗅觉,味 觉和触觉等方式辨识不同饲料原料;根据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原料价格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饲料配方,并为水产动物精准营养饲料配方的研发提出合理性建议。

3.创新创业能力竞赛:参赛队伍根据赛前公布的主题进行可行性方案设计并制作PPT,竞赛时由团队进行汇报答辩,答辩题目于报到日当晚采用抽签方式抽取,现场评委根据参赛队伍答辩情况进行评分。该项竞赛成绩占团体总成绩的 30%

(二)个人综合素质竞赛

决赛阶段,由各参赛队伍择优推选1名队员围绕现场随机抽取的相关命题进行综合素质展示(中英文),根据现场评委打分结果评选出奖项。

四、竞赛相关事宜

各参赛队伍须在711日前填写《宁波大学“渔菁英挑战赛”参赛队伍报名表》,报名表的纸质稿(加盖学院公章)交给邵娟老师(海洋学院),同时发送电子稿到邮箱shaojuan@nbu.edu.cn。海洋学院将参赛情况报学校备案。

五、竞赛奖励

1.对于获奖学生,学校将根据现行关于研究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文件中的相关标准给予奖励。

2.参赛队员的获奖情况同时将作为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和奖学金发放的重要评价依据。

六、联系方式

海洋学院联系人:邵娟老师

(办公电话:0574-87600891;短号:618254;邮箱:shoajaun@nbu.edu.cn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联系人:余临倩老师

(办公电话87608029;邮箱:yulinqian@nbu.edu.cn






说明: 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1625450806(1).png


为方便初赛的沟通与联系,欢迎加进入QQ群交流。



QQ群:636374245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海洋学院

202175